首页 > 酒店新闻 > 酒店行业动态

db旗舰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|“肚囊子宽敞”才有话可说(图)

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2:02    次浏览

端起桌上的袋泡红茶,只啜了一口,再不举杯,点起一支烟来,吞吐云雾。尽管在他的家乡哈尔滨,西餐馆遍地开花,但他对咖啡、西餐从不买账。他刻意留住了浓重的地方口音,当主持人的时候说标准普通话,当嘉宾或在台下就换哈尔滨话,严重鄙视学说京腔、有变节之嫌的外地人。古典功底: 爷爷“教育有方”在记忆力方面,老梁是个超常的职业选手,“比如我今天说关于环保的话题,我看一遍内容就能记下来。”对于自己的超常记忆,老梁觉得既有天分,也和儿时的教育有关。“我这个记忆是私塾训练出来的,我爷爷是私塾先生,我跟着我爷爷先读《百家姓》《三字经》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古文观止》,上小学后读唐诗宋词……”记忆开发得早,原来是爷爷“教育有方”—爷爷要求3岁时的梁宏达天天背,不然就挨揍。他还记得,一次,爷爷让他背《蜀道难》,没背下来。“家里吃包子,爷爷不让我吃,让我跪在墙角,闻着后边包子的香味儿,读两遍《蜀道难》,我就背下来了。”直到现在,老梁轻松朗朗上口,一首《蜀道难》只字未差。梁宏达的老家在哈尔滨,有个邻居懂曲艺。“老邻居是当地京剧院的琴师,什么都会点儿,没事就教我。”老梁记得,邻居家里有四本中国传统相声大全,记忆力超强的梁宏达看过一遍,段子就记得八九不离十了。六七岁那年,当地文艺汇演,梁宏达第一次登台,“打竹板啊,点对点儿,我家有个油灯碗儿。”一招一式有模有样,此后,快板、鼓书、评书、相声……梁宏达样样都能说上几段。“上了中学,父亲说不能干这个了,得好好学习了。”梁宏达也没想到,2003年开始做广播电视,他又把曲艺捡了回来。天津是曲艺之乡,梁宏达拜师金文声。“老先生擅长评书、相声、山东快书和西河大鼓,'活儿'非常多,让我学了很多说评书的技巧和老段子。所以我能说会讲的这种功底是曲艺的功底,但我评论的内容是我搞时事评论的功底,我把两种东西糅到一块儿。我们的行话说'得肚囊子宽敞'。天文、地理、五行、八字儿你都得知道,你得想到哪就说到哪,还得有曲艺化的表达……”大学考试: 算到60分就交卷梁宏达上了高中,特立独行的特点越来越突出。的学业压力大,同学们都埋头于书本,梁宏达却不同,下了课完成作业就开始玩了,下象棋、打各种各样的球。考入黑龙江大学新闻专业,梁宏达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职业兴趣—做新闻。东北男人能喝酒,梁宏达也不例外,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喝白酒,上了大学那更得喝了。他最喜欢拿上一瓶酒,和同学们边喝边聊。天南地北,海阔天空,知识多、口才好,动不动还糅合点评书腔调。梁宏达学生时代就比同龄人老成,早早在同学们中有了“老梁”的称谓,因为老成还闹过不少笑话,“有一天晚上,我一个人自斟自饮,老师查宿舍,冲着我就说'这家长怎么还没走呢?' 大学期间,老梁年少轻狂的性格更是彰显,“我一定是第一个交卷的,保证及格就行了,谁也说不出我什么……”每次考试,老梁边答边算分,算到60分,他就放下笔,后面的再也不写了,交了卷第一个走出教室。梁宏达还记得,一次考试,老梁正在计算分数的时候,一位女生抢先交了卷。考试结束后,那个女生对梁宏达说:“老梁,我是成心的,我就是不想让你科科第一交卷!”连续两天不上早操的学生,会在小黑板上被通报批评。小黑板上其他的姓名换了又换,唯独老梁的名字“风雨无阻”,从来没动过。到期末,老师过去一摸:“哎哟,梁宏达的名字上面都沾灰了!”全能评说: 知识分子该兼济天下1992年,大学毕业后的梁宏达曾在政府机关工作过。“做了一年多,机关里的乏味开始让我厌倦。后来不干了。1994年,有个朋友邀请我,让我有机会参与《当代歌坛》的创刊。后来就这么开始独立承包杂志,做《当代歌坛》《当代体育》《看电影》……先后做了大概将近四十种杂志,这其中有二十种左右是体育类。”1995年,从黑龙江来到北京,老梁的新闻事业越走越宽。回忆起那段超级忙碌的日子,老梁十分感慨。“最忙的时候,11个人在一个月里要做7本杂志。”“那会儿精力特别旺盛,有瘾。”办杂志的生涯,老梁吃了很多苦,遭了不少罪,每天只能睡4、5个小时,但他说,想想,那段日子其实是最幸福的。从体育记者、杂志主编到电视台评论员的转变似乎都是命运的指引。“非典让我的一只脚迈进了广播和电视圈。”“2003年非典,巴黎举办第47届世乒赛,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严防死守,说七天不能请七个评论员,只能有一个人,谁能胜任?”老梁的一个朋友向栏目推荐,“我有个朋友叫老梁,他一定行。”“别说是七天,说七年都行呀!”老梁自信满满,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意开具证明:兹有梁宏达,身体健康,家庭居住条件、通风状况良好,无患非典之可能,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,请各个岗位予以放行。“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节目,那份证明,我现在还留着呢。”七天说世乒赛,梁宏达成功了。后来,他说《奥运评书》《体育评书》,大火过后,他的节目变得更宽泛:《老梁说天下》《老梁观世界》《老梁故事汇》……老梁说,他觉得自己从说体育的“单项”变成了“全能”,而这样的转变一直是他的理想,“一个真正关注国计民生,希望兼济天下、独善其身的知识分子,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到政治、经济、文化这些方面。”